图书内容简介
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《关于修改(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)的决定》,并公布了修正 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≯(以下简称《刑事诉讼法》)。它 对我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,在我国社会 主义法制建设历史上,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 为了贯彻执行《刑事诉讼法》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 公安部、国家安全部、司法部等机关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解释性文 件,如: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国家安全部、 司法部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 干问题的规定》、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执行(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)若干问题的解释》、《人 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》等等。 最近几年,法律“立改废”加速,从2000年至今,又出台了数 十个新的解释性文件,如: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 避制度的若干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文书中刑期起止 日期如何表述问题的批复》、《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关于适用刑 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 讼范围问题的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 见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》、《人 民检察院扣押、冻结款物管理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关 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 检察院、公安部关于旅客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》、 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监所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》、《人民检察院 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≯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(试行)》、《人民检察院办理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 作的若干规定》等等。 为了准确理解《刑事诉讼法》及其配套规定的原意及相互关系, 并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,最高人民法院和实务、理论界 的有关同志,以《刑事诉讼法》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,以 《刑事诉讼法》为主干,结合相关法律法规,共同撰写了《刑事诉讼 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》。 本书出版后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通过了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》(2005年2月28 日)、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 定》(2004年8月28日)等法律;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 公安部发布了很多解释性文件,如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 院、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“被告人认罪案件”的若干意见 (试行)》(2003年3月14日)、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司 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》(2003年3月14 日)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死刑被告人在 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的复核案件的通知》(2003年 11月26日)、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 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》(2003年12月30日)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 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》(2004年7 月29日)、《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、培训、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》 (2004年12月13日)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 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》(2005年4月5日)等等。根据这些新的规 定,我们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,形成了本书第3版。 本书综合了刑事诉讼法修正公布施行以来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 的最新成果,系当今我国系统研究和阐释这一法律及其配套规定的 最新之作。本书将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置于相应刑 事诉讼法条文之后,一并解释,更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 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司法机关工作者和律师正确适用法律、为广大 公民和法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起到应有的指导、参考和借鉴 作用。 注:分上下册 上册总计1128页,总计2201页 |